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历史题材专题片《甲午推想》在创作中的创新

日期:2022-11-09| 编辑: 佚名 | 阅读: 152 |原作者: 司马般若|来自: 花都知识网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历史题材专题片《甲午推想》在创作中的创新,历史题材专题片《甲午推想》在创作中的创新的详细内容:崔笑田摘要八集系列专题片《甲午推想》是北京电视台《军情解码》栏目为了纪念、更重要的是反思1 ...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历史题材专题片《甲午推想》在创作中的创新,历史题材专题片《甲午推想》在创作中的创新的详细内容:

  崔笑田

  摘 要 八集系列专题片《甲午推想》是北京电视台《军情解码》栏目为了纪念、更重要的是反思120年前对于中国具有特殊意义的海战——甲午海战, 而特别制作的系列专题节目。节目组邀请权威历史专家萨苏、陈悦, 军事专家张召忠, 房兵, 通过讲述甲午战争史上那些“改变历史的时刻”, 揭开甲午战争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同时进行具有现实意义的思辨, 望古思今, 以其为鉴。

  关键词 历史题材;创新;过程;方法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0-0169-02

  在中日甲午海战120周年之际, 《甲午推想》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创新, 节目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和媒体同行的好评。回想整个的创作过程确实值得总结。

  1 系列专题片《甲午推想》创作过程中为什么要创新

  《甲午推想》不是对甲午战争的简单重复, 而是让今天的观众, 从120年前的战争对垒的双方细部着眼, 从历史真实着眼, 让我們重新更加深刻地审视这段历史。

  针对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 《军情解码》栏目的编导们在创作过程中翻阅了很多的历史书籍, 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所有创作人员一遍遍的问自己, 当年的北洋水师, 实力曾是东亚第一, 世界第九, 日本当时根本排不上名。但北洋水师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得全军覆没。最后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根据条约规定, 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

  我们为什么失败?我们为什么败得那样惨?那场战争对中国后来几十年有什么影响?那场战争对我们的今天有何借鉴?中日两边有关甲午的书籍、后人拍摄的影视作品很多, 大部分都站在自身的角度如实地记录了当时历史的事实。

  如何从大量的资料中分析出“强大”的北洋水师失败的原因, 如何让观众从战争对垒的双方细部着眼, 从历史真实着眼, 让我们重新更加深刻地审视这段历史?这是《甲午推想》创作中需要创新手段才能解决的问题。

  2 《甲午推想》创作中做了哪些创新

  2.1 角度创新:带着问号创作, 一次次“假如”引领观众的思维穿越时空

  2014年, 习总书记提到甲午时曾说过, “历史是现实的根源, 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习总书记忧思深远的讲话, 发人深省。

  《甲午推想》采用“假如……”的方式, 不追求大而全地总结介绍战争全过程, 而是从不同切入点、不同视角对既成结果进行反思、辨析, 力争从中探寻到具有规律性和现实借鉴意义的观点, 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角度呈现这场改变了近代中国发展历程的战争。

  八集系列片《甲午推想》不是简单的甲午战争的重复, 而是对历史的敬畏, 是思辨, 是我们从这段历史中思索到底要获得什么。采用“假如……”这样的方式, 给了普通观众一个新的视角和新的高度。

  系列片《甲午推想》八期题目分别为:第一集:假如清军炮弹全部炸响。第二集:假如日本没有情报。第三集:假如北洋水师不采用雁行阵。第四集:假如李鸿章没有犯错。第五集;假如没人临阵脱逃。第六集:假如援军都到位。第七集:假如清廷拖下去。第八集:甲午, 没有假如。每一集都采用这种设问的方式。

  比如第一集:假如北洋水师炮弹全部炸响?

  在120年前的甲午海战中, 北洋水师惨遭败绩。曾有史料称, 是因为战斗中“北洋水师的很多炮弹不能炸响”导致了舰队惨败,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丰岛海战中, 日本主力舰吉野号曾被北洋水师一炮击中心脏部位, 但为何炮弹却没有爆炸?假如清军的炮弹都能炸响, 北洋水师真的有改变历史的机会吗?

  比如第五集:假如没人临阵脱逃?

  临阵脱逃, 乃兵家之耻!但120年前的甲午战争, 清军在战场上却接二连三地出现逃兵!叶志超与方伯谦, 这两个并不是主宰战争胜负的人物, 是如何直接影响了战争的成败?假如他们没有在陆、海战场上先后逃跑, 整个甲午战争的局面会不会有所改变?

  每一集不仅题目采用设问方式, 就是节目简介、甚至节目呈现也都采用设问的方式, 通过在甲午战争历史中众多的内容一点点抽出线索, 就像拨开尘封久远的历史真相, 让观众在思考中得到答案。

  2.2 小切口、大主题

  巧妙的策划最为集中的表现在“小切口, 大主题”上。《假如清军炮弹全部炸响》《假如北洋水师不采用雁形阵》等, 都是选取大事件进程中的历史细节, 从历史的具象开掘历史的深度与现实的警醒意义, 形象生动, 引人入胜。但是对细节背后的意义解读, 层层展开, 理据鲜明, 具有相当深刻的历史认知, 极具感染力, 也极具说服力。在《假如没人临阵脱逃》这一集中, 从军队建设、战斗意志、制度、文化等多个层面, 揭示出历史没有假如, 临阵脱逃是必然, 况且甲午之败, 哪里是几个逃兵能左右的。同时, 也极具现实意义地指出了贪腐与战斗意志消沉的关系。国运衰微、战场溃败、民族危难的背后, 都有清朝晚期陈腐、贪腐、腐朽的深刻烙印。在《假如李鸿章没有犯错》一集中, 通过一系列事件和文献记载的分析, 指出国家战略的错误、作战决心的缺失, 由此可见, 即使李鸿章不犯错, 也根本无法扭转战局。修修补补、搞点洋务, 充其量不过是困境下的一种应激反应, 没有变革制度的勇气、没有完整的现代化进程、没有决战决胜的意志, 失败早已注定。

  系列片《甲午推想》从一个个局部的历史事件和细节入手, 透过制度、战略、文化、社会、思想等多重视野, 揭秘甲午战争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进而形成对战略全局的分析, 得出有益的战略警示。这样的文化信念、文化理想以及价值坚守, 正是电视媒体的平台功能、平台价值之所在。而这样一部具有内在精神品格和思想穿透力的作品以沉着、大气、深邃、厚重的方式, 让被纷杂信息裹挟的人们有了沉淀和驻足的机会, 进而进行历史性、集体性、时代性的思考, 稳固民族富强、制度进步、国家强盛的坚实坐标。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的哀痛, 也催动了民族的觉醒。两个甲子之后的今天, 《甲午推想》从新的视角和新的高度, 给民族的历史思考提供了新的视野, 使我们可以更为深入地审视中华民族的历史悲剧, 以古鉴今, 居安思危, 增长战略智慧, 看清历史走向, 坚定信念, 强国强军。

  2.3 形态创新: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段

  系列片《甲午推想》始终将讲述空间还原成为历史现场, 让讲述人“穿越”成为“历史现场中人”, 让讲述部分变得有如身临其境、扣人心弦。

  节目拍摄制作过程中, 北京电视台制作部等技术部门全程跟进, 与内容创作高度融合, 比如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段, 通过蓝箱虚拟技术在演播室还原甲午海战时期关键节点的各种场景, 详实的史料再现, 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讲述人在重新构建的历史场景中讲述, 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与历史上的那一天、那一幕, “零距离”触摸的感受。让普通观众无障碍理解历史概念和严肃命题, 消除了当代和历史的隔膜感。

  另一方面, 在大场景中, 实地拍摄旅顺、刘公岛等部分海战遗址, 挖掘那些让人产生回味的细节:北洋海军曾用过的陈旧炮弹、北洋海军济远舰航行灯罩等等, 讲解者就在这真实与虚拟结合的场景中讲述一个一个的假如, 让每一个观众身临其境, 在真实的历史面前了解甲午失败的根本原因。

  3 《甲午推想》创新取得好的收视效果, 好评不断

  八集系列片《甲午推想》播出后, 北京市委宣传部、各级阅评员和许多观众都对节目给与了很高的评价, 通过创新, 《甲午推想》节目很好的处理了几个问题:

  1)处理好了古今的关系。

  当下恰逢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 且由于日本当局的错误做法导致中日关系紧张, 此时策划这样的系列节目无疑具有显著的时效性。

  2)处理好了大与小的关系。

  节目不但视野开阔, 而且聚焦细节, 做到了大小兼顾、点面结合。

  3)处理好了述与评的关系。

  翔实的史实和点睛的评论使得节目叙议交融, 有史料、有思想、有情怀。

  4)处理好了实与虚的关系。

  一次次“假如”引领观众的思维穿越时空, 身临其境的感受歷史。既具有感染力, 又不乏警醒性, 因此可谓创意独具匠心。

  参考文献

  [1]邹诗颖, 章颖.蒙太奇手法在当代城市宣传片创新中的作用[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6(4).

  [2]莫非.试论电视专题片故事化的叙事手法[J].新闻研究导刊, 2016(3).

  [3]寇棋尧.电视专题节目中故事化叙事及其动因分析[J].新闻传播, 2014(14).

  以上就是“历史题材专题片《甲午推想》在创作中的创新”的论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处理。

0人已打赏

相关推荐
Copyright ©2014-2022 花都知识网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豫ICP备19020844号-1 非经营性网站Powered by pzzhd.com公安网备|Sitemap
免责声明 :本站资源来源自网络,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